团队简介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教学团队组建于2014年,是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扎实、技术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015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主要承担学院临床护理专业、涉外护理专业和社区护理专业方向的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实习实训与对外培训等任务。近年来,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以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省级教学名师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研究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为保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团队整体水平提升等方面正日益形成独具特色的格局与优势。
1. 富有魅力的团队带头人:董华群教授
董华群教授现任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基础医学教授、妇产科执业医师,曾任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教学院长,兼任全国高职高专医药类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贵州省心理健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理事、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第十五职业技能鉴定站保健师考评员,在贵阳市及贵州省护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董华群教授护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精湛、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效果优良,长期以来一直担任护理专业《护理教育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护理学基础》等课程标准的修订,负责校本教材《护理实用技术操作指南与考核标准》的编制并审核;多次担任全省护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讲教师和全省医院临床护理技能比赛的评委;所带领的护理专业教学团队2014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主审国家统编教材4部,主持和参加相关科研课题2项,获得省、市级多次奖励。
总之,作为一名在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了近40年的资深专家,董华群教授积极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中“敬业、精业、乐业”的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师德、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
2. 专家云集的团结群体,结构合理的团队
护理专业教学团队组成成员共9人,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教学团队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其中高级技术职称教师5人,占56%;中级技术职称教师2人,占22%;初级技术职称教师2人,占22%。教学团队老中青搭配合理,年龄大于50岁的教师5人,占56%;30~50岁教师2人,占22% 30岁以下教师2人,占22%;团队成员中有教育厅、卫生厅的行业专家2名;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标,“双师”素质教师9人,占100%。教学团队中有来自临床一线的兼职教师共4人,占44%,其中高学历、高职称护理专家2人。每位专任教师均有一年以上临床实践经历,每位兼任教师均有一年以上教学经历。截止2015年12月31日,本教学团队组织、参加省内护理界职业技能培训500余人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8部;主持、参与国家、省(部)、厅(市)级科研课题(项目)10项。
3.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护理专业专任教师教学工作要求和医院兼职教师教学工作要求,专任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
(1)坚持专家治学。成立了临床护理专家为主的“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临床护理专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订、课程体系构建、教研科研活动、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跟踪与反馈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具有深度合作关系的两所医院的教学资源,实现院(合作医院)院(护理学院)合一、资源共享,一是教师岗位与临床岗位兼容,即根据护理专业教学工作和临床护理日常工作的需要,学院及医院的老师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承担教学和育人任务;二是实践教学与临床实践相通,即依托合作医院的先进设备设施,共建护理专业教学病房,教师在合作医院进行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相互融通。
(3)注重实践指导。一是严格按护理工作过程建立校内实训室,充分满足学生护理实践技术技能实训需要;二是规范制定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大纲、考核标准以及相关规定,以医院为主,第一足球网与教学医院共同负责学生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三是通过护理技能实习实训带动护理技能大赛,真正实现第一足球网医院共同教学、共同育人,学生在全省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4.成效显著的教学改革
(1)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强化临床护理能力培养。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分步实施,为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团队组建以来,先后选派5名教师赴成都、广州、武汉、昆明、宁波、泉州等地参加职业教育培养、课程开发,每年寒暑假,专任教师全部到合作医院或其他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团队中所有专任教师都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均为“双师型”教师。聘请临床护理专家10名为兼职教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开发、学生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尊重教育教学与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成长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培育与学生职业素质与人文素养培养为主线,与贵州省、贵阳市护理学会和贵州省、贵阳市医疗卫生单位密切合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娴熟,2015年贵州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组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16年贵州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分数第一)和二等奖。今年,首届毕业生被四川、重庆及本省多家大中型医院录用,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
(3)积极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创建立体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根据护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由行业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分析不同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以“常用护理技术和临床专科护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以项目、案例、任务为载体,参照护士执业资格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建成院级精品课1门,并以此为基础正积极申报省级精品课。主编和参编规划教材10部,编写校本教材5部、教学指导书6部。这些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或教材公开发行,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校外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为高素质高技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公共平台,使护理专业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教学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4)医教结合、院校联动,构建“四位一体”能力训练体系。形成了岗位见习、仿真实训、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等“四位一体”的能力训练体系,在校内实训基地交替进行,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校内模拟病房完成仿真实训,在合作医院完成岗位见习、岗前培训、顶岗实习,通过四种方式的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护理专业教学团队正在董华群教授的团结和带领下,牢固树立与积极践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探索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早日建成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整体实力卓越的优秀教学团队,在贵州高职教育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中正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本教学团队共 9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第一足球网专任教师5人,占56%,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4 人,占44%。
表1:第一足球网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表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
2.团队带头人